跳到主要內容區

來聽阿公阿嬤故事-屏大USR紀錄餉潭社區的在地記憶

 

來聽阿公阿嬤故事-屏大USR紀錄餉潭社區的在地記憶

2021-11-12 轉貼來源:國立屏東大學大武山大學社會責任實踐-學校作為地方場域創生的引動點

 

屏大師培生至餉潭國小辦理社區連結力敘事培力營,團體大合照。計畫團隊 / 攝影

       屏東大學大學社會責任(USR)種子型計劃「學校作為地方場域創生的引動點」團隊,於110年10月28日到10月30日與新埤鄉餉潭國小舉辦「社區連結力敘事培力營:餉潭社區社區故事生命史採集實作及訪談」活動,透過餉潭社區實際踏查及社區故事與生命史訪談,讓屏大師培生深入看見社區居民的生命脈絡與情境,反思自我的生命、生活的環境與學校於社區的使命,將心與社區連結,重構個人地景對地方的想像。

 

  計畫主持人劉育忠認為,要記錄與書寫別人的生命史故事前,得先學習說自己的生命史故事。在前往場域訪談前一天,除進行生命史訪談內容的擬定外,另安排學員進行自我敘說,從「一個代表自己的東西」開始,與他人分享理由,也從彼此的互動中,反思自己,發現更完整的自己。

 

  訪談當天,餉潭國小林秀英校長先帶領學員以腳踏車走訪餉潭社區,拜訪村長聆聽在地故事,走訪餉潭社區的宗教中心北埔宮及守護社區四方的土地公廟,讓學員在訪談前以眼睛初步認識場域,建構對於訪談對象地方的印象。下午針對十三位社區居民進行生命史訪談,豐富的在地生命故事也被整理成三則故事:梅花堅毅不拔越冷越開花的阿嬤人生「憶之餉梅」、台灣社會經濟變遷離鄉又返鄉的返餉夫妻創業路「迴餉夫妻」及經歷喪子之痛重見人生活力的文創阿公「活出退休人森生命力」。社區的生命故事讓學員反思自己對於社區生命的想像,重新看見社區中每個人的獨特意義與價值。

 

  日後,本次所整理的社區生命故事將與「邁向地方創生發展的SUPER教師培力」之微學分課程結合,以生命故事為素材,設計社區生命故事的桌遊,將社區故事的經驗與感受,儲存於桌遊中,設計邁向社區永續發展的學習活動與課程。

 

 

瀏覽數: